12月17日下午,大同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王金树主任在脑科学研究所会议室给大家作了“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神经肌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
组会第一阶段,闫玉清老师带领与会师生练习英语口语。
组会第二阶段,王金树主任详细的介绍了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神经肌肉疾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肌电诱发电位检查在临床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目前已经成为神经内科必备的辅助诊断工具。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等神经功能只能靠神经电传导来测定,而针极肌电图相当于肌肉病理检查,能将肌肉病变情况完整客观的记录下来。体感诱发可检测后索传导功能,诊断亚急性联合变性,脑干诱发电位可以诊断橄榄桥小脑变性,视诱发可诊断多发性硬化,瞬目反射可判断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功能,震颤分析可区别帕金森氏病和良性震颤,运动诱发电位MEP、TST可检测上运动神经元功能,CHEPS可测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及其它周围神经病小纤维的功能等等。作为一线临床专家,王金树主任把神经电生理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大家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大家学习了MCV(运动传导速度)、SCV(感觉传导速度)、inching(寸移技术)、F波、H反射、RNS(重频刺激)、SSR(皮肤交感反应)的测定以及原理、针极EMG,诱发电位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VEP(视觉诱发电位)、SEP(体感诱发电位)、MEP(运动诱发电位)以及TST(三重磁刺激)等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知识,弥补了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知识不足,提高了对神经电生理在疾病诊断方面的认识,进一步扩宽了科研知识面,对今后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开展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文/王金树 宋国斌 图/17临床三班 晋昕 编辑/宋国斌)
附:
2018.12.17---Oral Practice.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