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是我校最早成立的研究所之一,其发展历程清晰可溯:2003年8月,经大同市科学技术局与大同大学医学院联合批准,“大同市脑科学研究所” 正式成立;2007年,经学校进一步审批,研究所升级为“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标志着其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定位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后续开展更高层次的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科研、医疗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研、科普与教学基地,拥有神经病学与免疫学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分子细胞免疫学大同市重点实验室及山西省科普基地(2015年、2018年)、基于数字化的认知健康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平台(2024年)。依托合作单位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联合共建中医药防治痴呆疾病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024年)、山西省“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2024年),协助医院加强认知障碍亚专业和国家记忆防治中心建设(2023年),助力其获批神经内科临床重点专科(2025年)、山西省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诊疗协作项目(阿尔茨海默病)(2025年)。
目前,研究所共有30人,固定成员25人,流动人员5人(山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研究所设名誉所长1人(尉杰忠教授),所长1人(孟涛教授),副所长2人(郭敏芳副教授、刘春云副教授)。团队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三晋英才”2人、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8人,高级职称占比52%;博士9人,硕士14人,博士占比36%;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研究所聘请2位顾问,分别是马存根教授(原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段化伟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副所长,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们为研究所学科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依托该团队,分别于2018年、2025年获批神经变性疾病免疫研究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尉杰忠)、山西大同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医创学科竞赛指导团队(负责人孟涛);团队积极开展课程建设,《生物化学》课程获批2024年山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培育)(负责人宋国斌),《生物化学》获批2020年山西大同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宋国斌)。
脑科学研究所位于大同大学医学院三层,实验室面积1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价值超过20万元的设备共有17台/套,由20余个公共服务区和功能实验室组成。目前,研究所已建立了标准化的细胞培养室、动物饲养室、动物行为学实验室、动物操作室、分子生物实验室、电生理室、流式细胞室、共聚焦显微镜室、核酸蛋白电泳室、PCR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实验室备有正(倒)置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普通PCR仪、超低温冰箱、冰冻切片机、轮转切片机、全自动组织脱水/包埋系统、超纯水系统、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仪、电生理记录仪、流式细胞分析仪、高速冷冻离心机、全光谱酶标仪、制冰机、脑立体定位仪、旷场实验分析仪、水迷宫检测装置、氨基酸分析仪、单细胞基因提取系统、基因检测分析仪、认知功能评估系统、生物样本系统等必需设备,已经开展标准化细胞培养/操作、蛋白定量/分析、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动物行为学实验、流式细胞术、PCR等技术,具备了完成大部分实验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所有仪器设备均制订操作规程及日常保养制度,由专业人员操作或培训合格后操作。
脑科学研究所旨在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瞄准国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前沿课题,解决我国中枢神经炎症变性疾病的机制与药物研发等关键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性/变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S),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寻找这些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靶点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实验室应用多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并解决MS、AD和PD的发生机制、有效药物靶点发现及药物研发等关键问题,力争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在研究易患因素、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治方案。因此,开展神经变性疾病神经细胞损伤与修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脑科学研究所拥有一支在神经病学和免疫学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长期耕耘、多学科交叉的中青年学术团队。研究队伍包括老中青三代,以中青年为学术骨干,保证了团队的拼搏精神;团队中也有资深的学术带头人,可保证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及创新性;学术带头人既有来自本校的教授,也有来自合作医院且被聘请为山西大同大学特聘教授的人员,这有效促进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有的从事医学教育工作,有的从事临床工作,这些可以有效保证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研究团队成员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完成实验室建设和科研项目的能力。
脑科学研究所将整合多个单位的科研条件和技术力量,通过学科融合、交叉和渗透,汇聚人才,力争创建一个具有特色的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科研平台,力争建成一个国内知名的、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神经科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和难治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为我省、我市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疾病防治,以及国民健康、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贡献,为大同大学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山西和大同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