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科学家莫泽夫妇和拥有美英双重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因有关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6日获得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他们先后发现大脑中两种不同的神经细胞,有机形成“大脑内部的定位系统”。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6日说,这些发现为了解记忆、思维和计划等大脑认知功能拓展了新的空间。此前由著名数据提供商汤森路透预测的包括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泽南在内的三大热门团队皆未入选。   发现脑内精确定位导航细胞   奥基夫,1931年出生,现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系统学教授。   1971年,奥基夫发现一种特定神经细胞。当一只老鼠在房间的某个特定位置时,其大脑特定区域中被称之为“海马”的神经细胞总处于激活状态;当老鼠移动到其他位置时,其他神经细胞则被激活。奥基夫总结,这些“位置细胞”在大脑中形成关于房间的“地图”,而不是简单地留下视觉记录。   大约34年后,挪威科技大学的神经系统学教授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于2005年发现另一种神经细胞。这一细胞被称作“网格细胞”,能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坐标系统”,其原理类似卫星定位系统中的经纬度,用以帮助大脑作出更精确的定位和导航。“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则有机形成了大脑的定位系统。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于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今年的获奖者发现了大脑的定位系统,即‘内部的GPS’,使人类能够在空间中定位自我。”   为老年痴呆症治疗带来福音   按照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说法,奥基夫发现的“位置细胞”“对于研究大脑如何创造行为具有重大影响”,而莫泽夫妇发现的“网格细胞”帮助大脑划分空间,精确计算所处空间起点到目标位置的距离。两种细胞的发现帮助科学界在“了解不同类别神经细胞如何协调工作、执行更高大脑机能”方面的研究带来重要转变。   “得益于我们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我们不必在每次到访一个城市时都带着地图找路,因为大脑中已经有了‘地图’,”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一名成员评价,“没有这些细胞,我们可能生存都很艰难。”   英国牛津大学神经生理学教授安德鲁•金评论,奥基夫的最早发现“为我们的认知带来了革命”,而奥基夫和莫泽夫妇的发现印证动物电生理学研究对揭示大脑工作重大原理的重要性。   因“网格细胞”研究可能有助于了解记忆产生的过程,解释人们经常依据地点回忆起事件的现象,科学界期待大脑定位系统的发现能为有关阿尔兹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带来福音。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指出,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经常迷路,无法辨识周边环境,“有关大脑定位系统的知识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人所遭受的空间记忆缺失原理”。
【 字体: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