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脑科学研究所的组会学习又增添了新内容,迎来了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王力军主任团队新成员,展现了新气象。
9月17日下午2:45在闫玉清教授的双语主持下,例行组会准时开始。为了培养能“学”会“思”、能“说”会“道”的人才队伍,帮助大家丢掉“哑巴英语”的帽子,组会新增添了口语练习环节。闫老师精心准备了音频资料提前发给大家熟悉,开始带领大家跟读,鼓励大家用英语思维思考,最重要是要开口说、发音准,并分享自己口语学习的心得,利用碎片时间坚持不懈,定能有所收获。接下来由赵一锦主讲文献——Mechanisms regulating regional localization of inflammation during CNS autoimmunity,与会师生一同学习讨论,气氛热烈。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慢性疾病,其特征在于局灶性炎性浸润,脱髓鞘斑块和轴突损伤。这些炎症斑块在脑和脊髓内的位置决定了临床症状,包括感觉或运动损伤、共济失调、痉挛和认知障碍等。患者CNS内病灶的组成极为多变,这表明不同的免疫介导途径产生炎性脱髓鞘病变的不同模式,多种致病途径的存在也导致患者可能需要针对其疾病的特定途径制定不同治疗策略,因此了解决定炎症细胞定位于CNS内位置的分子机制就显得极为必要。
通过复习文献综述,使与会师生进一步了解了诱导CNS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尤其是IL-17和IFN-γ在脑和脊髓不同微环境中的炎症的定位中起到的重要且复杂的作用,夯实了理论基础,对这些机制的更深入理解,可以启发临床,帮助鉴定不同炎症模式的生物标志物,促进MS患者的新疗法的开发,对今后科研工作的合作开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文/赵一锦 图/席国萍 编辑/宋国斌)


